2010年12月22日 星期三

綠能科技與機器人引領風騷

TVs Ceatec 2008(Credit: Erica Ogg/CNET

日本這個對小機件著迷的國家,每年總會有那麼一週,大家的焦點會從都會霓虹燈閃爍的秋葉原一帶轉移至離東京一小時通勤時間的一處昂貴的展覽館裡。

星期二在日本電子高新技術博覽會(CEATEC)上,比信用卡還薄的電視、有3D螢幕的手機、仿人機器人等等的製造商,以及擁有最新電力車技術的廠商、媒體、分析師、零售商,以及業內的高階經理人等等都齊聚一堂。

這項展覽在日本的重要性等同於拉斯維加斯的消費電子展(CES)以及柏林的國際消費電子展(IFA),上述兩項展覽今年稍早已經舉辦過,CEATEC 也和它們一樣,與會的廠商應該都是萬中之選,只是在目前的經濟狀況下許多公司紛紛縮減支出,因此與會廠商有可能變少。

2008年的Ceatec有804個廠商參展、196,630名參觀者,擠得幕張展覽館(Makuhari Messe)水洩不通,但這已經比2007年的895個參展廠商、206,000名參觀者來得少。今年的展覽應該不會像去年一樣充滿悲慘的氣氛,因為去年的展覽剛好碰上各國銀行們紛紛中彈、倒得東倒西歪、華爾街似乎就要崩塌的那一週,我們我們祈禱今年的展覽會少一點這類悲劇。

Robots Ceatec 2008

2008年的Ceatec上Murata Girl展現了她騎單輪腳踏車的天份。

(Credit: Erica Ogg/CNET

我們期待的有:更多可愛的機器人!這方面Ceatec應該不太可能會讓我們失望。去年的展覽有許多機器人登場,從辦公室門口接待到幫助老人,什麼功能都有,不過最吸引群眾目光的還是會騎單輪腳踏車的Murata Girl,我們聽說今年她還會回來,會有更多把戲呈現給大家。

除了上述的機器人,Ceate還展出許多很棒的東西,我們絕不會在太平洋這端的商店裡看到這些。Ceatec除了讓我們看見一些小型機件的「未來」,也會展出一些實用的產品。

去年是Ceatec第一次為綠色科技設置專門的展館,今年同樣也設置專館,相當認真發展電力車的日產汽車(Nissan)、相信自己旗下的 Supercharge鋰電池(SCiB)很適合電力車及小型摩托車使用的東芝(Toshiba)都會參展。除了與車子相關的綠色科技,我們也會看到一些可使一般電子產品例如電視與數位號誌綠化的電子零件。

concept cell phone

去年在Ceatec上展出的一支概念手機。

(Credit: Erica Ogg/CNET

每年都來參觀的分析師Auri Rahimzadeh表示,他預期今年絕對會有更多綠能零件參展,這將使更多製造商得以生產能源效率較高的裝置,此外也可能會有更多LED背光的電視與顯示器參展。

原因?Greentech Media主編Michael Kanellos指出:「加州2011年開始有可能會對電視實施更嚴格的用電管制,一旦加州開啟這個先例,全世界都有可能跟進。」因此我們將會看到JVC 與夏普(Sharp)之類的公司展出綠能電視的原型,這些電視用的光比一顆電燈泡還少。

如果綠能電視無法引起你的興趣,還會有許多其他類型的電視參展,包括來自Panasonic、Sony等廠商的3D電視,大多數我們都已經在CES 和IFA見過。在2008年的Ceatec我們曾經見過不需戴3D眼鏡的小型3D顯示器,我們蠻想知道在過去的一年裡這項技術是否已經進步了許多。

至於超薄電視,我們預期越來越普及的LED背光電視會再度出現。過去在Ceatec與CES常常被討論的OLED(有機發光二極體)電視最近有點退燒了,雖然LG有可能會展出15吋的OLED電視原型,在今年的Ceatec上大概不會有比這個更大的OLED TV了。

from crave

機器人手臂造福動作協調能力喪失的小孩

有一隻機器人手臂正在幫助患有動作協調能力喪失症(Dyspraxia;又叫做Developmental Coordination Disorder或Clumsy Child Syndrome)的小孩。

該系統目前仍在英國利茲大學(University of Leeds)研發當中,這套系統將一隻機器人手臂與可讓小孩在家練習療癒動作的軟體結合,該項軟體使用一種互動性的桌面設定,也可以監測小孩的動作、測量流暢度、速度與關節的結構等等。

robotic arm

患有動作協調能力喪失症的小孩現在每週都與機器人手臂一起練習,好幫助自己發展出更好的動作協調能力。

(Credit: University of Leeds)

例如,小孩們可在機器人手臂的引導下用一枝筆沿著電腦螢幕上顯示的3D軌道推動物體,系統會對小孩的手臂與手施以引導的力量協助他們控制動作,系統的力量大小可以調整,藉此改變動作或練習的難易度。

領導該研究的利茲大學認知心理學教授Mark Mon-Williams在一項聲明中表示:「一開始我們做的是一個在醫院使用的系統,但試用的小孩們說如果放學後可以在家使用會更好,所以我們將機器人手臂與一個以筆電為基礎、可裝入旅行袋的小型系統結合。這些小孩也參與了相關遊戲與練習的設計。

利茲大學的團隊與亞伯丁(Aberdeen)、蘇格蘭(Scotland)與印地安納(Indiana)等地大學的研究人員合作,資金來自英國兒童健康慈善基金會Action Medical Research

動作協調能力喪失症是一種腦神經的疾病,會影響人們讓一個動作完成的能力,得了這種病症的小孩無法執行較需要技巧與控制的動作,因此日常生活中的簡單動作,例如扣上外套的釦子,對他們而言會變得更難。手寫也常讓他們嚐到苦頭,家庭作業可能因此變得很難完成,最後導致這些小孩喪失自信。

根據世界健康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這種病症影響了世界上約6%的小孩,甚至有人估計比例可能高達20%。電影哈利波特(Harry Potter)中的主角Daniel Radcliffe最近表示自己受輕微的動作協調能力喪失症所苦,有時連綁鞋帶或寫張感謝的字條都有困難。

該研究團隊表示,這隻機器人手臂初步試用的結果相當令人滿意,孩子們的手寫技巧在使用這項系統之後有所改善,科學家們希望這種手臂最後可以應用到更廣泛的與動作相關的病症上。

上週BBC News報導了Tom Powis的故事,他是一個11歲的小孩,患有動作協調能力喪失症,因為他的手寫能力出現問題,所以常常與一群能力比自己差的小孩分成一組。Powis是這隻高科技手臂的試用者之一,到目前為止他很喜歡這套系統,他的兩個兄弟也是,雖然他們並沒有動作協調能力喪失的問題。

Powis的媽媽Gillian告訴BBC:「機器人手臂真的很好玩,孩子們需要建立學習的熱忱,使用這個可做出視覺回應的機器人使學習變得很有趣也更容易。這套系統的潛力很大。」

from Crave

南韓開發的迷你機器人可以穿越燃燒的建築物

(Credit: Hoya Robot)

南韓的Hoya Robot正在開發可進入火場幫助消防員偵查和尋找受困者的迷你幫手機器人。

這個消防員幫手機器人(Firefighters Assistant Robot)最多可在火場中運作達30分鐘,並可耐得住華氏320度高溫(約攝氏160度)。並可以從六呎高度掉下而沒事,也防水。可以參考這段影片。

它可能近看起來有點像是坦克,但是其實這個機器人是可以放在手掌上,而且僅重約3磅(約1.36公斤)。

這個可遠端操作的機器人可以進入火場然後回傳照片、聲音、溫度、煙霧和瓦斯資料給遠在54碼(約50公尺)之外的消防員。消防員可以根據這些資訊來決定行動路徑。

內建在機器人相機下方的燈光可以在煙霧和黑暗中照亮它的路徑,它每秒可移動1呎左右。

這種機器人在韓國是第一次出現,而共花了兩年的時間和知識經濟部的幫助來開發。共有五十次火場情況收到共100個裝置來測試。

from crave

侍者機器人SnackBot為你端茶送水

現在我們為您介紹點心機器人(SnackBot),是的,它的主要用途就是叫來叫去,可以幫忙帶點心、飲料來的機器人,能夠配置在旅館、賭場的大廳,進行自動巡邏,在其餐盤上提供顧客飲料和點心。

SnackBot

SnackBot機器人端送飲料和食物。

(Credit: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現在我們為您介紹點心機器人(SnackBot),

 

這種機器人的優點是讓我們不用排隊等待領取點心或飲料,而是透過機器人送過來,不論是食物、啤酒都很適合。換言之,這款機器人開發的結果,和許多機器人被開發的目的有關,也就是擔任人類的僕人。一些人類不想做的工作就可以交給它來進行。(比方說萬聖節,可以想像看看,讓它來敲門,然後說不給糖就搗蛋嗎?)

另一個假想是,反正這些機器人到頭來就會變得更聰明,並且認為它們比我們更優越。接著就會開始尋找Sarah Conner,然後把我們都殺死。(魔鬼終結者電影的劇情)

不過,這個機器人,可是由卡內基美隆大學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CMU)所打造的革命性產物,它不只是個玩具,而是真實世界中「學習型互動人型機器人」(studying human-robotinteraction )的原型機。

當機器人越來愈流行,我們怎麼樣處理機器人就越來越重要。而最主要明顯的問題之一,就是我們該如何和機器人溝通,同時它們在附近時我們要怎麼樣才會感到自在,而科技要如何面對處理這種改變。

SnackBot正是一個學型平台,目標是提供這些問題的答案。下面是有關這個機器人的影片:

from crave

擴增實境(AR)隱形眼鏡即將現身

華盛頓大學(University of Washington)一組研究團隊正在開發一款可代替LED電腦螢幕、能將影像直接投射到視網膜上的隱形眼鏡。

這項研究計畫從2008年1月初期就已經開始,現在該團隊已經準備好本月要在北京的BioCas 研討會上發表原型。

華盛頓大學研究員Babak Parviz告訴「新科學人」雜誌(New Scientist):「我們希望能讓清晰的iPhone影像浮現在使用者眼前50公分至1公尺」。這將會開啟擴增現實(augmented-reality)相關應用的大門,類似於Android與iPhone手機上的位置顯示應用程式。

研究人員相信這還可以有更聰明的應用,例如聽某人以外語演講時翻譯可以像字幕一樣出現在眼前。

顯然這將會需要某些技術的輔助,例如先進的語音辨識技術與翻譯運算法則,這都必須同步運作,即便在全尺寸的電腦上都已經很難做得好了,更別說是一個電路線圈寬度不到人類頭髮千分之一的隱形眼鏡。

隱形眼鏡如何汲取電力?

也許最有趣的是這款隱形眼鏡要如何取電,顯然電子隱形眼鏡太小了無法放入電池,因此該團隊正在研究如何從無線電波所產生的微小電流中汲取電力,特別是手機所產生的電波。

手機除了可能為這種隱形眼鏡提供電力之外,也有希望可以傳輸資料到眼鏡裡,也許手機也可用來處理我們上述曾提到的語音辨識及翻譯的工作。

我們將會密切注意該團隊在BioCas發表他們的電子隱形眼鏡原型後收到什麼迴響。

電子隱形眼鏡不是唯一一個人們想放入自己眼睛的東西,有一名加拿大電影製作人Rob Spence今年稍早曾說過他正計畫在自己的一隻義眼裡面裝設攝影機,用來拍攝一部和公眾管制有關的紀錄片。

希望他在放攝影機的時候不會太痛。

from crave 科技瘋

歌唱機器人接受點歌

想要和一個我們曾經報導過的機器人新娘點歌嗎?在展覽上,Yamaha展示他們的HRP-4C機器人原型,可以做出一些動作、走台步,另外還可從預選的歌單中唱歌。

在週二的展示中,觀眾可以用他們的iPhone從六首歌曲中點一首歌讓這個穿著未來風裝甲的女機器人唱歌。點唱的歌曲是「給我翅膀」(Give Me Wings)。

HRP-4C搭載Yamaha Play IT技術,用來整合音樂和資訊技術來教育和學習樂器。看看底下的影片。

from crave

Nissan的機器人汽車模擬魚群來避免碰撞

(Credit: Nissan)

Nissan開發了一個迷你機器人汽車,可以在群組中自動移動,並避免碰撞其他障礙物(包括其他車子)

Nissan說Eporo是第一個機器人汽車設計來分享自身位置和其他資訊,以用來群組中移動。目標是整合這項技術到真正的汽車中來減少車禍和交通阻塞。

雖然這一群Eporo看起來有點像是星際大戰的Jawa幫派,但是Nissan說這些汽車的靈感是來自魚群移動。

一個由蜜蜂啟發的BR23C機器人汽車去年發表,Eporo使用Nissan的碰撞迴避技術來在群組中移動。你可以在這段影片中看到BR23C如何試圖繞過一個日本女人。

Eporo 可以像魚一樣閃躲障礙物

(Credit: Nissan)

汽車廠商研究大群的魚群如何在移動中而不會碰撞,據說Eporo模擬三種魚移動的方式,避免碰撞、並肩移動和其他組群保持貼近。

機器人採用雷射連動測距(laser range fineders)和超寬頻無線電來決定和障礙物的距離。他們也會藉著彼此溝通來組成在緊密距離中最有效率的編隊。

Eporo代表的意思是「Episode O(Zero) Robot」,表示希望能有0出事率和0排放量。

Nissan預計在下週東京舉辦的Ceatec上展示Eproo。

from crave

Fujitsu的未來派手機


得獎作品:名稱是「手勢」(Credit: Scott Ard/CNET)

在2000多名競爭者中,得到Fujitsu手機設計獎的並不是最花巧或最前衛的設計,取而代之的是頒給了採用對使用者最直覺的介面設計。

Jin-Gwon Go,一位南韓念設計的大學生用他名為「手勢」(Gesture)的設計概念贏得了大約2萬美元的獎金。在所有進入決賽的設計中,Go的設計大概是唯一大部分使用者會預期手機所長的樣子。Fujitsu說他的設計脫穎而出因為手勢介面操作和可觸控圖示,讓使用者可單手操作手機。


Jin-gwon Go(左)和Katsumi Asaba,日本設計協會總裁和美術總監。

回到五月,Fujitsu徵求所有有興趣的人投稿手機設計,四個月來募集了約兩千件作品,而最後該公司在週二的Ceatec 2009上宣布了九件決選作品,包含Go的手勢。

from Crave

2010年12月16日 星期四

ProDigits義手讓截肢者可以正常抓握

Eric Jones數年前與癌症對抗,他的免疫系統變弱,因此容易感染肺炎鏈球菌與敗血症,有可能會導致泛發性血管內血液凝固症(DIC)。

Eric Jones的身體末端血液供應不足,因此原本以為他無法從藥物引起的長達一個月的昏迷裡甦醒。

因癌症治療右手手指與拇指截肢的Eric Joness用ProDigits義手拿起樂高。

(Credit: Touch Bionics)

Jones很幸運,復原得比預期好,不過他的左手、右手手指、腳趾、一部分腳的確麻痺了。儘管密切地進行身體復健用以拐杖幫忙,他的行動力依舊受到嚴重的影響,一面走路一面拿著咖啡杯、和自己的小孩玩樂高、彈鋼琴等這類以前很輕鬆的事情變得無法辦到。

ProDigits被認為是全世界第一個仿生物器材,Touch Bionics星期二才剛宣佈這項產品上市,今年夏天開始使用ProDigits最新同時歡迎您選擇以下三種方式來解答您的疑問

款的Jones大拇指變得可以動了,ProDigits有特別設計的矽膠皮膚來和Jones的右手相應,若沒有這項產品Jones的手會有40%是殘障的。

Jones說:「我一天也不想等,ProDigits給了我其他產品無法給的功能,它讓我可以抓握,我可以拿起一樣東西直接走進車裡,而不是得先放進袋子裡。最重要的是我可以照顧自己的小孩,跟他們玩、帶他們上學、煮晚飯」。

Touch Bionics最知名的產品也許是i-Limb Hand,它是一整隻義手,有5個可獨立運作的手指,於2006年上市。ProDigits利用這隻義手進行改良,以迎合Jones 這類手只有部份可以動、需要量身訂製的病人,因此義手的接口是由臨床醫生客製化設計以符合病人的個別需求。

Touch Bionics執行長Stuart Mead表示:「重新進入職場與社會對經歷創傷的病人而言是很重要的,手只有部份受傷不論在外觀或是功能上本來就是個挑戰,我們的目標就是盡全力使病人手的能力恢復,並讓他們在自己選擇的生活方式與職業裡能夠回復與人互動的能力」。

ProDigits可以透過兩種系統運作:可以從病人完好的手指或手掌接收肌肉發出的訊號的肌電感應器,或是可藉由手掌骨頭周圍的組織所產生的壓力進行操控的壓力感應開關(觸控版),當手指接近一個物體時一個會產生柵欄式感應,依此使用者抓取物品的方式也會讓截肢者可以正常抓握。

有一天義手裝置會看起來、用起來、摸起來都跟真的一樣,不過直到部份手無法運作的截肢者可以再次擁有完整的手部功能並能輕鬆操作之前,該領域依舊仍需努力,而ProDigits象徵著意義重大的一大進步。

Touch Bionics表示它正在北美進行一項與臨床醫生合作的計畫,希望與開業者結盟以符合每位病人的需求。該公司計畫從它在蘇格蘭利文斯頓的卓越中心(Centre of Excellence)出貨,將ProDigits送到遍及全球40個國家的銷售據點。

每支義手的價錢約在57,000與73,000美元之間,表曾可以選像機器人的透明皮膚(Jones選這種)或是用矽膠製成的像真人皮膚的活皮。

from crave 癮科技

Google.org發表濫伐監視工具

Google新的測試平台軟體可標出紅色為新的濫伐區;橘色是新退化區;黃色則是舊濫伐區,資料時間為8/17日至9/15日之間。

Google.org展示一種新的平台,若是配合聯合國提議的計畫一起實施,可能成為對抗氣候暖化的利器。

這個平台哥本哈根國際氣候變遷會議上亮相,是一種新型的「高效能衛星影像處理引擎」,可處理成千上萬部Google伺服器上、數以兆位元組(terabytes)計的資料,而且結果可讓民眾上網存取。

此平台可用來分析衛星影像,觀察某一時間內森林地的變化情況。任何人都可用這項工具,來監視某片森林的樹木是否遭到濫伐。

世界各國可利用此工具,協助落實聯合國提議的REDD計畫。REDD的全名是「降低開發中國家因濫伐及森林惡化導致的碳排放」(Reducing Emissions from Deforestation and Forest Degrad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一旦REDD付諸實行,聯合國將要求會員國監視各國的森林狀況與林地使用情況。聯合國將提供資金,協助各國防止樹木遭到濫伐;阻止濫伐被視為減少排碳量的重要措施。這項計畫的目標,是使生長中的樹木發揮比砍下來當木材更大的價值,也讓林地的價值大於轉化為農地的經濟效益。

英國政府委託進行的史登報告(Stern Review)發現,維持林地完整,是迅速降低全球每年排碳量最具成本效益的方法之一。如今尚待解決的問題,是REDD計畫應如何執行,以及如何精確監視開發中國家的森林狀況,畢竟這些國家擁有的技術資源有限。

Google.org在部落格中寫道:「我們希望,這項技術能協助阻止世界林地快速消失的毀林趨勢。熱帶林木濫伐造成的排碳量,相當於整個歐盟區的排放量,而且比全球所有汽車、卡車、飛機、船隻和火車合計的排放量還高。」

目前,這項計畫仍在測試階段,但Google.org計劃「明年進一步擴大推廣」。該組織並表示,願意提供這個平台,作為一項「非營利性質的服務」,這顯示所提供的衛星影像或許不對一般民眾開放,只限科學家、各國政府或環境監視機構使用。

長久以來,Google Earth提供森林的衛星影像,但Google.org指出,目前還沒有一種精確的方法能快速、充分地分析傳來的衛星影像資料,而新的平台應可彌補這個缺口。

這個平台的合作開發者包括:史丹福大學卡內基學院全球生態系與地質學與環境科學系教授Greg Asner,以及亞馬遜人類與環境研究所(Imazon)地質學家Carlos Souza。

(唐慧文譯)

from crave 科技瘋

專家:打造未來教室 iPad優於筆電

世界各國相繼推動「教育科技」,帶給學術界與產業界無限想像,開始思考如何利用既有的技術與產品,來打造未來的教育環境。

資策會教研所所長李進寶表示,雲端技術、電子白板及電子書(平板)是當前最適合導入數位教室的三項科技。將教育資源放在雲端上,電子白板跟電子書 (平板)則分別是教師與學生連接雲端教材的學習載具。「iPad有許多優點,不像筆電那樣複雜,未來這類產品應該能在教育市場成為主流,」李進寶說。

他指出,現在看到的數位學習載具有很多種型式,包括筆電、小筆電、電子書及類似iPad的平板產品。筆電、小筆電功能太複雜,且機身設計不適合手寫、觸控等應用;電子書現在還沒有彩色,且功能與互動性並不足。

在實際試用過iPad之後,他認為這類產品絕對會改變未來的教學方式。「iPad雖然企業人士不一定喜歡,但卻最適合供學生使用,他們主要的應用是吸收內容,不需要作太多輸入,而教材與考題都可以放在雲端,經由無線網路存取,」李進寶說。他並表示,已知有廠商正在研發類似iPad的教育用平板產品,今(10)年6月即可望問市。

至於數位落差的問題,李進寶表示,政府應補助低收入戶採購數位學習載具,而且因為教材都在雲端,所以也應一併補助上網費用。

教育部推動的「電子書包實驗教學計畫」,目前已在台灣五所小學開始試辦,據了解,其選用的數位學習載具皆為具備觸控螢幕的小筆電,包括戴爾、華碩、宏碁等廠商的產品。而蘋果的iPad現在僅在美國上市,美國境外的第一波上市國家要等到5月底,台灣上市時間則仍是遙遙無期。

from crave 科技瘋

麻省理工學院發表「智慧」腳踏車輪

MIT發表了哥本哈根腳踏車輪(Copenhagen Wheel),可讓騎腳踏車變得更輕鬆愉快。

車輪的電池可以儲存能量,所以踩煞車的力量可以回饋成幫助你爬坡或使速度加快的能量,輪轂上的感應器會測量你騎乘的方向,當你往前踩時感應器會告訴車輪的電動馬達幫你往前衝,當你踩煞車時馬達重生幫助你慢下來並重新為電池充電。

這項設計背後的用意是鼓勵人們拉長騎假踏車的距離,以減少使用會產生溫室氣體的運輸工具。

MIT Senseable City實驗室與哥本哈根腳踏車輪計畫的領導人Carlo Ratti在一項聲明中表示:「過去幾年我們看到腳踏車的復興,這是從哥本哈根開始,然後擴散到巴黎、巴塞隆納、蒙特婁等處,這有點像是'Biking 2.0',可利用便宜的電子零件讓我們的腳踏車性能加倍,使其變成一個更有彈性更好用的系統」。

(Credit: Senseable City Lab)

除了可以幫你加速,這個車輪的紅色腳踏車轂內還有其他的秘密。透過感應器與藍芽功能,輪子可以和架在把手上的iPhone對話,透過 iPhone的應用程式,你可以確認自己的速度、方向及已行駛距離,這個車輪也The new Copenhagen wheel可以偵測交通狀況,甚至追蹤你的腳踏車友。

這個哥本哈根腳踏車輪的車轂內已經具備了所有的電子零件,所以腳踏車的骨架上不需要再加裝任何其他的工具。該研究團隊設計的特別輪輻可讓你將智慧車輪裝在任何一種車輪上。

現存的每一種腳踏車都可以使用這種智慧車輪,事實上MIT團隊將它視為一種即插即用的裝置,因此所有腳踏車持有者都可自行安裝取代原本的後車輪。

哥本哈根腳踏車輪預定1年內上市,將會透過網路零售商、消費性電子產品供應商、腳踏車行(可能)等販售。這個輪子的定價和一台電動腳踏車一樣,會在500至1000美元之間。

MIT的SENSEable City實驗室與義大利公司Ducati Energia一起合作為哥本哈根這個城市開發了智慧車輪的原型,同時該計畫也受到義大利環保署的資助。第一批訂單有可能來自希望上班族用腳踏車取代汽車的哥本哈根本身。

該計畫助理指導員Assaf Biderman在聲明中表示:「哥本哈根腳踏車輪是一個普遍的潮流的一部分,這個潮流就是將智慧置入日用品當中,並且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打造可以支援這些產品的基礎建設」。

from crave 癮科技

CES的環保小工具

你現在可以用你的肌力來充電,Easy Energy在CES 2010上發表了YoGen手搖充電器,售價40元。當你拉繩子時,會啟動一個迷你轉輪,並產生五瓦特的電,讓你可以充小型裝置。該公司說拉一分鐘繩子足夠幫一台手機充電(多少沒說)。幫筆電充電的類似裝置則名為YoGen MaxT,還在研發中。

from crave 科技瘋

2010年12月9日 星期四

IBM相信未來醫療將走向雲端

IBM認為醫療的未來將走向雲端,雖然目前進行的速度相當緩慢,但是他們相信在近幾年就可以看到這個方向。

由CNET記者Dave Rosenberg撰寫的報導指出,IBM與美國國家骨隨捐贈計畫合作用雲端運算分析現有骨髓資料庫並進行配對,展示雲端運算的強大配對速度與處理能力。而IBM最近與波多黎各的初步合作也展現雲端運算可以迅速推廣至其他國家的能力。

從以上的例子不難看出,目前置於診所與醫院辦公室的大部分設備都不再需要存在,而用手拿取電子病歷並到檔案室讀取的情況在未來將不復再見。這對很多醫生來說可能是種解脫,因為他們要的就是可以立即用在病人上的建議,並終結目前紙本型式的病歷。

這也是IBM想傳達的概念,該公司過去一直致力於提升資料解析的處理速度,因為大部分的醫療檔案都相當龐大,而且必須被分配到應有的地方。

在醫療行業中,雲端必須是隱密的、必須是安全的以及可以被管理的,否則就不是好的解決方案。所有在地的辦公室就是終端,而非伺服器。對IBM來說,即使是人手一台相當普遍的iPad,他們也可以將之視為終端以傳輸資料。

IBM發表這些服務並非為了贏得掌聲或在電視露出,他們期望的是在推出市場前可以經由不斷的測試以達到最好的效果。顯而易見的,他們希望將醫療資料存在雲端而非辦公室或醫院。

From Crave 科技瘋

Facebook佔網頁瀏覽1/4強 Google的下一隱憂?

眾所皆知,Google是現今的搜尋之王。當人們要查某些東西的時候,會說"Google一下",而不會叫你去查字典。Google的搜尋引擎服務的確做的很好,他們提供用戶非常快速且簡易的工具,讓用戶可以快速的找到所要的東西。但最後這一點可能會害了Google,因為當用戶很快的找到東西後,他們便會離開Google頁面,轉而花費數小時以上的時間在Facebook上。

Information Week指出,Google也許有非常大的流量以及營收,但是Facebook對網民的黏度卻與日俱增。根據Experian Hitwise的調查數據顯示,在所有的網頁瀏覽數中,Facebook便佔了1/4,在所有網站造訪中,Facebook也佔了10%,第二名則是Google約7%,第三名為YouTube佔3%。

黏性以及單次造訪網站可創造最大網頁瀏覽量的能力是決定網站能否獲得廣告主青睞的最大因素,而這點就是Facebook與Google競爭上的最大優勢。Facebook透過粉絲專頁的方式,讓使用者可以把他當成自己的首頁一般經營。在Facebook新推出的訊息服務也提供用戶一個可以整合與其他人交流的管道。

Google在網頁使用的必要性上仍維持其地位,但Facebook採取的是一個社交網路策略,透過社交網路,可以吸引更多的流量。

From Crave 科技瘋

Opera:十大Y世代使用行動網路現象

Opera近期針對Y世代使用行動網路行為做了一項調查報告,在這份報告中詳述了所謂的Y世代對行動網路的需求及使用情況,並且將焦點放在這群擁有行動裝置最密集的年輕族群如何在行動間使用網路。

在這份"2010年10月行動網路狀態"報告中,大部分的結果都與預測一致,不過仍有少部份的調查結果與原本預期不同。在過去,從未有人可以解釋為何某些行為在某些國家相當普遍,但在其他國家就流行不起來。當然每個國家的社會、經濟、政治與文化背景都會影響到該國Y世代成員。也許有人會認為所謂的Y世代應該只限於美國地區,不過在這份研究中,Y世代是一種廣義的分類。以下是該研究所發現的幾個現象:

1. 在一些發展比較落後的國家,像波蘭、越南與印尼的Y世代就常因電訊的不發達,使得手機一直處於忙線狀態中。但在電訊架構比較發達的國家像美國、中國與南非就沒有這種問題。

2. 大部分的Y世代在11-20歲之間得到他們的第一支行動電話,不過在一些經濟狀況比較好的歐洲國家,Y世代在年紀更小的時候就擁有行動電話了。

3. 大部分的Y世代在大眾交通工具上瀏覽行動網站,展現出在移動中對取得聯繫或娛樂的渴求。通訊幾乎支配了這一群年輕世代,因為即使在今日也有越來越多人在家中工作。

4. 在許多開發中國家,Y世代仍然喜愛這些看起來也許過時的實體書。即使在美國已經有所謂的有聲書,但仍有許多人喜歡到圖書館閱讀書籍。

5. 在已開發國家中,電話亭與公用電話仍然存在,不過使用率相當低。因為對這些國家的青少年來說,使用手機更為方便。試想我們已經習慣把聯絡電話儲存在手機,一旦手機放在家裡,我們也將面臨無電話號碼可打的窘境。

6. Y世代使用影片共享的頻率可能不如你我想像中的高。在一些進步的國家除了美國之外,像波蘭及德國的Y世代就不太利用網路分享影片,而在其他缺少高品質設備或行動電話網路頻寬不佳的國家,更不可能用網路分享影片。

7. 在網路購物的行為上,不同國家的Y世代也呈現不同的結果。在美國、德國以及英國的Y世代就比俄國的Y世代習慣使用網路購物。而烏克蘭及南非的Y世代就傾向其他的購物方式。

8. 大部分Y世代在Facebook上的朋友都是自己認識的,只有少部分,特別是位在地廣人稀地區的Y世代才會有一些他們未曾謀面的線上朋友。

9. Y世代對於網路的匿名使用有不同的意見。大部分人認為不在意匿名與否,不過也有人對於匿名使用的言論自由、言論中立或是言論壓抑就有不同的意見。

10. 在發展中國家像是波蘭、印度、英國與德國的大部分Y世代不曾編輯維基百科,原因除了沒有時間外,與該國在引用上的繁複規定也有一定關係。

from Crave 科技瘋

東京出現Android主題餐飲店

看來以iPad為主題的Café Ease遇到競爭對手了。Bar Android已經在東京開店了,這似乎也是東京第一家以Android為主題的餐飲店。坐落於東京澀谷區,離Café Ease只有幾個車站的距離,很奇特的是這家店的營業時間只有星期一的晚上7點到11點半。不過這是日本,什麼怪事都有。

如果你碰巧在東京,可以去瞧瞧看。這家店提供薑汁餅乾,可能還有冷凍優格、巧克力脆泡芙、和甜甜圈,含飲料才500日圓,而餐點的價位是1,000日圓。如果你發現有綠色的Android機器人上菜,務必告訴我們。

在這裡除了你可以和其他的Android粉絲們廝混以外,顧客可以在這裡替手機充電,或是玩玩Angry Birds遊戲打發時間。還好,這家bar據說也歡迎非Android手機的用戶。

From Crave 科技瘋

史丹佛大學發明自動駕駛汽車

上星期我有幸參觀史丹福大學的汽車實驗室。這是一個多學科匯集的場所,教授、學生、以及汽車產業夥伴們齊聚一堂創建計畫,例如Stanley Project、無人駕駛的SUV、以及較近期的the Pikes Peak Audi­ - 本月初達成以無人駕駛方式,成功的開上Pikes Peak山路,僅依賴一個優異的GPS系統和滿車的路況感應器與電腦。

這次導覽的契機來自我們在十月份的Reporter’s Roundtable podcast,那時我們討論自動化產業對於汽車自動化的持續影響的途徑。一個最大的問題似乎在於汽車的人工智慧與駕駛者(或與乘客,就是那種不在駕駛座上卻指東道西的人,我們不知如何稱呼這樣的代理駕駛者)間的互動介面相當錯亂。

from Crave 科技瘋

智慧城市在哪裡?

從二十世紀前的羅馬、巴黎、倫敦,到二十世紀的紐約、東京、香港,城市們帶著它人口眾多的活力,和身為各種創意熔爐的智力,是人類歷史的焦點,也永遠讓我們心嚮往之。資訊革命來臨,城市也應該隨之進化,我們已目睹各種小小的改變慢慢出現 - 在電梯裡就能讀完今日的頭條,追蹤巴士的公車站讓我們不用白白等待,和市民互動的公共藝術讓原本疏離的人們更接近,無所不在的無線網路讓我們可以把工作帶到戶外。
但還不只這樣。很快地,你再也不用用遙控器,靠著手的動作就可以轉台、轉字幕、看全球電視台,和《關鍵報告》裡阿湯哥沒什麼兩樣。洗窗玻璃會自動把灰塵聚集起來,一下雨就可以沖走。廣告看版可以偵測出你的性別,播出和你有關的廣告。會自動告訴你何時需要翻身的病床、幫助過動兒和中風患者訓練腦力的得獎軟體...... 這不是美國 MIT Lab 的研究,就在更靠近我們的新加坡。
當城市如雨後春筍在中國和印度出現時,Fusionopolis (啟匯城) 裡進行的研究或許比 MIT Lab 更與我們相關 - 第一,它的醫學研究是針對亞洲的基因體做的﹔第二,還有誰比新加坡更能了解一個人口密集的亞洲城市的需求?
現在,你在新加坡叫一部計程車,電腦會立即傳播到每個計程車行,最接近的計程車過來載你的時候,後座螢幕會顯示你的資料,確定你上的車是對的。每臺車上配有的自動感應器,會隨著你選擇的路而扣款 - 最貴的是尖峰時間的市中心,以減輕塞車問題。
在美國和歐洲各國為金融豪賭和政策寬鬆焦頭爛額,人口逐漸降低的今日,或許我們可以大膽預測: 下個世紀大城會出現在亞洲。它或許不是人口稀少的新加坡,但在 Fusionopolis 裡,正為下一個智慧城市醞釀著前所未有的未來。

from Engadg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