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30日 星期四

虛擬╳真實 ─ 數位化的衍生創意(上)

之前ㄇㄞˋ大哥寫到虛擬與真實的界限逐漸模糊,是遊戲與生活的密切結合,這次愛寶寫的是產品視覺造型、創意概念上虛擬與真實的結合。
設計師讓虛擬的數位概念與真實的產品產生關聯,例如:一個真實喇叭的造型變成跟網頁icon一樣,常用的delete鍵變成真的可以擦除的橡皮擦,異質性的概念混搭,本身創意十足,讓數位體驗的感動延伸到實體的生活,與其說我們的生活被數位化的圖像入侵,不如說是用實際的行動傳遞對數位概念的喜愛!
這次的文章分為上下兩集,分別介紹與電腦軟體網路相關衍生出來的創意,本集介紹電腦的部份,主要的特色就是將產品的造型GUI化(圖型使用者介面)、8-bit像素化鍵盤化,將電腦相關的造型元素拿來應用,在美學上符合極簡風和簡單設計的趨勢,生活上也可以透過數位創意的轉化製造更多樂趣,真的是超好玩!

電腦:[GUI化 / 8-bit像素化]
1.GUIMagnets

GUIMagnetsGUI圖案的磁鐵,適合貼在白板或冰箱上,貼了它就會變身成資訊平台似的

2.Click Gloves

Click Gloves 拿這個白手套來跳台客舞,應該也很炫(電音風?)

3.Icon Watch

Icon Watch Design公司設計,是8-bit的電腦圖像,很極簡也很數位的感覺

4.Pixel Sleeping Eye Mask

Pixel Sleeping Eye Maskstudiobo公司設計,帶你進入夢鄉,不再流連電腦螢幕的眼罩

5.Books to Create Icons
Books to Create Icons 用書皮創造icon牆,告別五顏六色的書櫃吧,不論是分類或整體設計感都有加分
6.8-bit領帶

8-bit 8-bit遊戲主機FC的馬賽克條形圖案設計,原來領帶也可以這麼俏皮、生動

7.Stolen Jewels

stolenjewels 好像打了馬賽克的珠寶,也好像戴了遊戲中的虛擬寶物!

8.Flowing Pixels

Flowing Pixels 紐約的街頭裝置藝術

9.還在loadingT

5504_34da.jpeg web2.0常看到的loading圖案

10.叉燒包T

0197_dc7c.jpeg
印刷廠把圖檔殺掉了(笑)

電腦:[鍵盤化]
11.Creative Keyboard Bags

Creative Keyboard Bags

by Joao Sabino,時尚的鍵盤包,每次看都覺得有打字聲出現

    12.Ctrl + Z

    olay_ctrlz復原妳的肌膚,OLAY的保養品罐創意

    13.Keyboard Salt and Pepper Shakers
    Keyboard Salt and Pepper Shakers

    鹽(salt)與胡椒(pepper)罐,以按鍵做造型,顏色和洞的數量,都有巧妙搭配

    14.Key Moneybox
    Key Moneybox

    存錢就像click一樣簡單,save it

    15.Enter Key Keychain
    Enter Key Keychain

    What better way to give your girlfriend a set of keys to your place than with the Enter key keychain?

      重開三鍵客(ctrl+alt+delete):
      16.Alt - Ctrl - Del Three Pillow Set

      Alt - Ctrl - Del Three Pillow Set讓人會心一笑的抱枕,意思是要你休息一下,來個重新啟動?

      17.Ctrl Alt Del Key Cups

      ctrl_alt_del_key_cups 科技人應該會愛的茶杯

      18.Control+Alt+Del

      ring

      戴這個是想證明什麼呢?感覺比較像兇器

      25togo:
      這是正港的台灣設計~
      19.MY DOCUMENT電腦包

      MY DOCUMENT電腦包

      這是一個資料夾圖示的電腦防護包!並附有可四處滑動的指標別針,
      相當鮮明可愛

      20.PIXEL杯墊

      PIXEL杯墊

      PIXEL杯墊是由深淺不一的100個小色塊組成,
      可以將色塊撕下,拼貼成自己想要的圖案

      Art. Lebedev Studio:
      21.Deletus橡皮擦

      Deletus 將delete概念與橡皮擦結合,整個很match

      22.Dosugus抱枕

      Dosugus 印有DOS畫面的抱枕,抱著它睡午覺,就好像睡在螢幕上

      23.Sonicum speaker system

      Sonicum speaker system 將2d喇叭icon立體化,就變成喇叭的產品造型,簡單又時尚,好聰明的設計

      i love blocks:
      24.broken link necklace
      broken link necklace

      失效"鍊"結

      25.Photoshop Photo Frame

      Photoshop Photo Frame

      這是一個木製相框,但設計成像photoshop視窗,就變成類比的"數位"相片

      from iBO創藝視集

      虛擬╳真實 ─ 數位化的衍生創意(上)

      虛擬╳真實 ─ 數位化的衍生創意(上)受到科技宅們的喜愛!我想本集也不會例外,尤其對於設計宅(都要加個宅就對了),也一定會有共鳴,因為這次蒐集了軟體化、網路化的衍生創意,分別由設計軟體界龍頭Adobe及網路界龍頭Google領軍。Adobe的軟體VI(視覺識別)在設計上越來越精緻、時尚、具有設計感,尤其是cs3系列開始的極簡幻彩風設計,帶起了設計新潮流,而Google大神已經充份融入生活,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兩者強大的影響力,對設計師、藝術家都帶來不少新鮮的靈感!

      軟體:[ADOBE化]

      1.CreativeSuite Pillows
      CreativeSuite Pillows

      mainimage 這名為MySuiteStuff的產品,是將Adobe CreativeSuite3 的icon轉化成抱枕,全以手工打造,如果你是設計師,應該會對這些抱枕感到十分親切吧

      2.magnetic photo board kit
      photoshop_illustrator_magnets

      illustrator_photo_board_w.jpg Adobe Photoshop 及 Illustrator磁鐵組及白板,是由巴西Meninos工作室所設計, 營造出在真實世界編修照片的感覺( 他們也有設計iPhone icon的杯墊! )

      3.Corbata Photoshop

      Corbata Photoshop 這是Toni Castillo所收到朋友送的生日禮物,一條photoshop領帶,還附有一小隻白手套呢, 真的很用心

      4.Pen Love T-Shirts

      Pen Love T-Shirts CreativeTechs出品,把繪圖去背必用到的pen tool拿來設計成T-Shirts及馬克杯, 我對那隻"筆"是又愛又恨阿

      5.Tell a Lie

      Henry Hadlow_Tell a Lie By Henry Hadlow,用攝影與手繪物件,模擬photoshop的後製效果,
      他們用視覺藝術訴說著視覺的天大笑話

      6.Invisible T

      InvisibleBy Reece Ward,這是國王的新T?用photoshop橡皮擦工具,把自己變透明吧

      網路:[GOOGLE化]
      7.Please Enjoy

      Please Enjoy The Work of Ji Lee,Google Creative Lab員工設計的名片

      8.Business card as search result

      Business card as search result 直接把Google搜尋結果當名片設計

      藝術╳Google
      9."Google paintings" série 2001
      googlemiro

      googlemiro  "The global speed of internet is challenged with the slowness of painting tradition..."這是藝術家Valéry Grancher的創作概念,
      讓慢工出細活的繪畫與高速的網路產生關係,凸顯網路對傳統繪畫的衝擊

      10.Filippo Minelli 「Google」
      Filippo Minelli 「Google」

      Filippo Minelli 「Google」 Filippo Minelli是一個義大利的當代概念藝術家,他用到處貼Google的方式演繹Google無所不在的影響力與功用,可見Google已成了真實生活中重要的一環

      from iBO創藝視集

      小孩子是我們的創意總監!讓「童畫」成真吧~

      4bab3907dba14

      我們常問要去哪找創意靈感?這裡有個很好的方案:兒童塗鴉

      小孩子的想像力就是他的超能力,但隨著年齡增長的我們,卻已逐漸失去這種能力。我們可以做的就是重新培養一種「抄能力」,這裡的"抄"不是指去抄襲、仿冒,而是真正地向小孩子學習,學習孩子們觀察世界的角度,汲取孩子們脫離現實的純度,相信一定會有意外收穫的。

      這次蒐集了三位藝術家的創作,都善用這種「抄能力」將兒童塗鴉轉化成精緻藝術,如:韓國藝術家Yeondoo Jung、插畫藝術家Dave Devries、德國設計師Alexa Lixfeld,分別藉由攝影、插畫、玩偶等媒材重新詮釋兒童圖畫,讓我們透過成熟的藝術作品學會欣賞兒童塗鴉的創意,不再認為兒童塗鴉只是醜醜的鬼畫符,裡頭可是隱藏著豐富的創意金礦哦!

      Yeondoo Jung – wonderland

      韓國藝術家Yeondoo Jung將5-7歲的兒童繪畫轉變成真實的圖像,把兒童超現實的想像透過攝影合成、道具裝置還原出來,形成非常奇妙的視覺畫面。

      4bab358a06454

      4bab358ba9dcf

      4bab358c3f7b4

      4bab358d6cd91

      Dave Devrie - The Monster Engine

      藝術家兼插畫家的Dave Devrie,1998年時有個很單純的想像:如果兒童塗鴉變成寫實會怎樣呢? 於是他花了七年完成這個有趣的概念,將許多小孩子(包含他的小姪女Jessica)的塗鴉及手稿,轉畫成彩色立體的寫實效果。(成果出乎意料的...邪惡 @@,但也超有"型"的。)

      4bab35934a1ba

      4bab3591ef836

      4bab3590ec24e

      4bab359036ce5

      4bab358edb8ea

      4bab3594b980e

      Alexa Lixfeld

      這是德國設計師Alexa Lixfeld與斯里蘭卡的手工棉布生產商Selyn合作的系列娃娃,採用Selyn手工編織和印染的棉布製成。重點是所有娃娃的設計者都來自當地學 1~3年級的學生,雖然手稿看起來都不合乎比例,像是醜醜的怪物,但經過設計師的"微整型"後,就成了一隻隻可愛又有fu的娃娃,不但保留最純真的童趣,而且風格獨一無二,保證不會在市面上看過類似的呢。

      4bab3589456fd

      4bab358849e3d

      4bab358724212

      4bab35860c338

      4bab358502115

      from  iBO創藝視集